bat365在线平台网站

有机微纳激光材料与器件

发布日期:2019-10-08

报告人:赵永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时间:20191014 上午10:00-11:30

地点:功能晶体材料楼二楼报告厅

邀请人:庞智勇 副教授郝晓涛 教授


报告摘要

激光是20世纪以来人类最重大伟大的发明之一,已经在军事国防、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领域涉及能源、信息、生物医学等一系列战略新兴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激光技术也不断发展,其中微纳激光是激光技术与纳米科学交叉产生的研究前沿。在微纳尺度,激光器三要素(谐振腔、增益介质、泵浦源)同传统激光器相比都有显著的不同。

有机材料在发光效率、柔性、加工性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有机分子种类丰富,结构可设计,性能可剪裁,在材料选择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同时有机材料一般具有较大的光吸收和光辐射截面,利用有机材料易掺杂的特性,可以实现全波段连续可调的受激发射,解决目前紫外和红外波段激光材料短缺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有机激光产生的过程中涉及全新的粒子数反转与受激发射机理。一方面有机材料中丰富的激发态过程为构筑有利于粒子数反转所需要的四能级系统提供了更加有效和可控的手段;另一方面,材料在受激状态下表现出的各种光谱特性,为我们深入研究不同有机分子的激发态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手段。

有机激光一个重要的应用在于发展与OLED兼容的主动发光的平板激光显示。激光显示是继阴极射线、液晶、发光二极管(LED)显示之后的第四代显示技术。得益于激光线宽窄、亮度高、相干性好等特点,激光显示具有全色域、高亮度、极限高清、真3D等颠覆性优势,被业界称为“人类视觉史上的革命”。通过将三基色激光投影到屏幕指定位置,激光显示已经在影院、大屏电视等领域得到了应用,但是这类显示设备无法满足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平板领域的需求。利用有机材料的加工性和发光特性,可以将红、绿、蓝微纳激光器集成到周期阵列中构建自发射显示面板,进而发展电驱动的平板激光显示器件。


个人简介:

赵永生,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10月入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年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有机纳米光子学的研究,包括低维有机光子学材料与器件的结构设计、可控制备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在Nature Comun. (1) Science Advances (4)J. Am. Chem. Soc.(12)Angew. Chem. Int. Ed. (7)Adv. Mater. (22)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引用62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项,主编Springer英文合著1部。

赵永生研究员2015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先后荣获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Comm新兴科学家奖、亚洲大洋洲光化学协会青年科学家奖、中美化学教授协会杰出教授奖等国际学术奖励,以及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在内的10余项重要的国内学术奖项。